( 图文:车能雨)2025年7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介入中心成功为一位晚期肺癌伴全身多发骨转移的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后,患者肿瘤显著缩小、全身疼痛消失,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升,即将接受CAR-T细胞治疗,以期进一步清除体内残余癌细胞。这一成功案例标志着晚期肿瘤治疗领域又多了一种充满希望的治疗模式。
患者刘先生,男,55岁,于2024年底因“全身剧烈疼痛、重度消瘦”入住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介入中心。经穿刺活检确诊为“左上肺癌伴全身多发脊柱转移”,当时已处于晚期肿瘤恶病质状态,病情危重,常规放化疗及手术机会渺茫。
面对这一棘手情况,该中心多学科团队(MDT)迅速响应,为刘先生制定了以“介入微创治疗”为核心、联合支持治疗和姑息镇痛的个体化方案。自2024年12月至2025年6月期间,专家团队为刘先生先后施行了三次高精度介入手术,包括“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微波消融术”,精准打击肺部原发灶及部分转移灶。同时,按照基因检测结果,采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对抗血液中的癌细胞及骨质中的转移灶,做到多管齐下,多兵种作战。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系列治疗后,近期复查CT显示:刘先生左上肺原发癌灶较治疗前缩小约90%,且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表现,提示原发癌灶已基本失活、坏死,全身多处骨转移灶密度明显增高呈致密影,钙盐沉积明显,提示骨转移灶活性大大减低。用先进的评价体系检测刘先生的免疫力值为75分,说明免疫力恢复到正常的75%,为彻底战胜肿瘤提供了很好的免疫力基础。更令人振奋的是,刘先生此前难以忍受的全身骨痛已完全消失,精神食欲明显改善,体重增加十多斤,身体状态接近“无疾病证据(NED)”状态,实现了高质量生存。
“刘先生的恢复情况超出了我们最初的预期,”其主治医生、我院放射介入中心首席专家、高级干细胞治疗师车能雨教授表示,“介入治疗发挥了‘精准爆破’的作用,高效减瘤降期的同时极大减轻了患者痛苦,为他后续接受更前沿的CAR-T细胞治疗创造了宝贵的时间窗口和身体条件。”
为进一步清除可能潜伏在血液或骨髓中的微小残留病灶,降低远期复发风险,医疗团队经全面评估及患者知情同意后,下一步决定为刘先生序贯实施CAR-T细胞免疫治疗。该疗法通过体外改造、扩增患者自身的T淋巴细胞,使其能够精准识别并杀伤癌细胞,尤其对于常规手段难以清除的隐匿病灶潜力巨大。
“CAR-T治疗在血液肿瘤中已取得革命性成功,其在实体瘤领域的应用虽处探索阶段,但已有令人鼓舞的进展。”车能雨教授解释道,“刘先生现阶段体内肿瘤负荷低,免疫系统功能恢复较快,是接受CAR-T治疗的理想时机。我们期待能通过这一‘精准追击’,进一步净化其体内环境,争取实现长期稳定控制。”
目前,刘先生情况稳定,接下来将完成细胞采集,等待CAR-T细胞的制备与回输。他和家人对后续治疗充满信心与期待。
专家解读:
本例中,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介入中心团队通过介入微创技术联合靶向药物快速控制肿瘤、缓解症状,为患者赢得了接受更前沿治疗的机会,其后序贯CAR-T细胞治疗以期根除微小残留病,这一“组合拳”模式体现了现代肿瘤治疗越来越强调的“精准化、个体化、全程化”管理理念,为晚期实体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生存希望。
科室链接: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介入中心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介入诊疗中心,是国家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示范基地,是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西医结合介入分会会长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专委会副主委单位。在肿瘤介入、血管介入、非血管介入等领域结合中西医结合优势,利用介入微创、靶免药物、中医中药及细胞基因技术实施中晚期肿瘤的微创综合治疗,始终致力于以最小创伤为患者寻求最大健康获益。
车能雨教授门诊
门诊名称:血管肿瘤介入门诊
门诊地点: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二楼
门诊时间:每周星期二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