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至7日,第四届中日韩创新创业大赛暨中日韩创新合作周在青岛举行。随着活动推进到了第5天,三国在全方位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其中“低空经济”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三国合作的重点,并正式成立中日韩航空产业联盟。此举标志着中日韩三国正携手开辟万亿级新赛道,青岛有望凭借政策与场景优势,成为三国在低空经济领域技术协同与市场联动的核心枢纽。
聚势启航
航空产业合作开启新程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已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布局。在11月5日中日韩创新合作周的开幕仪式上,韩国驻青总领馆领事田埈凡、日本驻青总领馆领事森田雅之、青岛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炳波、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江长海、青岛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宣付、市北区副区长刘峰、城阳区副区长宋甜甜、莱西市副市长孔令良等领导与中日韩嘉宾,出席了中日韩创新合作周开幕式。莱西市副市长孔令良专门就航空产业园区进行了推介。
协同开局
构建航空产业联盟
中日韩地理位置相邻,青岛飞往首尔仅需1小时,飞往大阪约1.5小时。这种便捷的航空距离促成了青岛与日韩的紧密联系,也为三国航空产业的合作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此背景下,5日第四届中日韩创新合作周启动仪式上,中日韩航空产业联盟的启动可谓顺势而为。该联盟由青岛基地、青岛莱发集团、山东省航空运动协会、青岛市航空航海车辆模型运动协会、FAI国际航空联合会亚洲分会共同发起,将充分结合青岛在政策与产业方面的双重优势,汇聚三国在低空领域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商协会资源,旨在打造一个三国低空合作的综合性平台。
产教融合
共建实训基地激发青春动能
为培养低空经济领域的专业人才,青岛基地联合中日韩航空产业联盟、航安创科公司、山东航空运动协会共同打造中日韩航空产业实训基地。该基地将充分发掘青岛通航机场的潜力,通过完善功能、提高运行效率,致力于建设成为集无人机实训、培训和研学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化平台。
实训基地不仅作为通用航空的培训场地,更是为中日韩青少年和成年人提供实践教育服务,还将建立无人机展示与行业交流平台,促进三国在低空科技领域的互动与碰撞。

本次活动现场山东航空运动协会秘书长褚国梁发布2026年举办中日韩青少年航模比赛,计划于2026年4月决赛,以此促进三国青少年在航空运动和航空科普上的交流,适时选择通用航空的实训基地,打造成为中日韩无人机技术培训、交流、展示与大赛的窗口。
11月6日下午青岛基地还组织了各方企业代表、考察莱西航空产业对话,参观店埠机场、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并举办中日韩航空对话,推动合作从 “会议共识” 走向 “实践考察”。在中日韩创新合作周期间还举办了“低空经济”智库主旨演讲,并在城阳的实地考察路线中开展了低空经济考察活动。
随着中日韩创新合作周在航空产业领域一系列务实举措的落地,三国在低空经济这一战略性新兴领域的合作已迈出坚实而关键的第一步。前路虽仍需各方共同探索与实践,但基于清晰的战略导向、高度互补的产业资源以及广阔的潜在市场空间,中日韩三国携手开拓低空经济新蓝海的征程,已然展现出无限的潜力与光明的前景。(编辑:王海涛 责编:韩同瑞)